2024.12.27 16:30 星期五报告会
钮凤林 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024-12-24
Uncommon Seismic Trace Collections (USTCs):
Observations, Origin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o Explore
Earth’s Deep Interior
非常规震相及其在地球深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钮凤林 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024.12.27(星期五)16:30,理科二号楼2821
摘要:
Over the past 30 years, observational seismology has seen rapid growth. In this presentation, I will review the early forward modeling approaches used to interpret rare and previously unknown seismic arrivals and discuss how these techniques contributed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Earth's seismic structure. The recent explosion of seismic data, particularly from dense high-frequency arrays, now offers new opportunities to study the Earth's deep interior in unprecedented detail.
报告人简介:
钮凤林,男,1966年12月出生,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学士学位;1994年、1997年分别获日本东京大学地球物理硕士、博士学位。1997-2002年相继在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日本国立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和美国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2年7月至2024年10月在美国莱斯大学工作,历任助理教授、终身副教授、终身教授。2011年入选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长期项目 ,2012-2024 担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特聘教授。2024年11月起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杰出讲席教授。2008年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学者奖, 2023年被选为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士 (AGU fellow)。
钮凤林教授在地球内部构造和断层应力监测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他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6篇发表于Nature、4篇发表于Nature Geoscience、1篇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1篇发表于Geology。截至目前,论文总引用次数超过9200次,H指数为56,i10指数为127。先后主持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美国能源部、美国地质调查局、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与面上项目等20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2006-2012负责中美日国际合作项目,完成在中国东北地区布设126个宽频地震台,横跨1200x800公里,是美国地震学研究联合会至今为止最大的流动地震观测。
曾担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美国国务院国际开发署地学基金委、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基金委等机构的会评委员,担任全球地震台网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期刊主编。2008年,钮凤林教授对美国加州圣安德烈斯断层的研究引发了广泛关注,被新华社、路透社、《时代》周刊和英国BBC等150多家主流媒体报道,被称为“向地震预测迈出新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