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07 信息来源: 供稿:团委
11月2日晚,教育学院指导的北大知名社团教育知行社与黔中发展促进会、光华润灵计划合作,在二教407举办了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展示与交流。会上,集中展示了教育知行社赴贵州雷山和陕西镇安支教的实践成果,生动的报告、精彩的图片,吸引和打动着在座人员,引发了他们对中国贫困地区教育现状的深刻思考,并充分展现了教育学院研究生“第二课堂”建设的独特风采。
目前,教育学院共有117名全日制研究生,其中硕士研究生约占75%。由于不设本科学位,全部学生均为研究生,学生群体单一化且对活动内容需求更加集中、质量要求也更高。这些特点为教育学院研究生“第二课堂”建设提出了新的问题,描绘了独特的色彩。如何引导研究生群体在做好主业、搞好科研的同时拓展综合素质,多方面完善自己,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仅是研究生第二课堂建设的一大课题,也是教育学院促进第二课堂建设、发挥其育人功能的目标所在。
“午餐会”:学术梦想在此飞翔
自2004年始,教育学院每周五定期举行“午餐会”学术交流活动,此活动由博士生发起,并邀请各学科教师参加,和研究生们共同讨论近期的科研项目、学术动态,交流学习经验和研究心得。在一场场理论研讨、一次次思想交锋中,同学们享受着学术带来的乐趣,不经意间伸展出翱翔学术殿堂的翅膀。
学术,不言自明,是研究生的主业和旨趣所在。教育学院在研究生“第二课堂”建设上,始终坚持学术为本、科研为先的理念,调动各种资源,设计各种形式为研究生搭建科研与交流的平台。类似“午餐会”这样的学术交流活动数量很多,形式多样。如由硕士生发起组织、博士生为参与主体的读书会和教育论坛等每周都会定期举行。教育论坛已经成为教育学院的一大品牌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就社会和学界所关心的教育论题进行研讨。研究生们在举办、参与论坛的同时接触到了本学科最前沿的学术动态,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正如教育学院07级硕士研究生杨滔所说:“教育学院学术讲座和论坛的频率相当高,这样得天独厚的学术资源确实让我们受益匪浅。”
“知行社”:且知且行迈向社会
针对时下研究生工作的特点和难点,教育学院走出了一条以社团为纽带,联动院系与同学,促动第二课堂建设的道路。“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是教育学院第二课堂建设的一个创新,一个亮点。”教育学院团委书记侯华伟老师如是说。
2003年3月,由教育学院02级硕士研究生邓业涛等同学发起的以关注教育为主旨的社团——教育知行社正式成立。由于社团的骨干力量均是来自教育学院的研究生,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将“第一课堂”所学与社团这个“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学术与实践并重,且知且行,且思且得。在这种理念与氛围的感染下,教育学院的研究生们秉持“以行验知、以知促行、知行并重”的理念,积极关心教育、了解教育、投身教育、改进教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到打工子弟学校支教、为贫困学子募捐、进行学生医疗保障等问题的调研。正如教育学院06级研究生夏振国所说:“研究生群体相对于本科生而言更需要注重“知”和“行”的统一,既要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学术修养,也要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知行合一’理念的倡导和践行,使得参与其中的一批批教育学院研究生快速的成长了起来,以更饱满的学习热情、更踏实的实践精神投身到祖国的教育事业中去。”
实践,是知识的检验器,是成长的大舞台,更是走向社会的历练场。在社会实践中,教育学院的研究生们积累了实际工作的经验,锻炼了工作能力,且更深入的了解了社会民生,明了了自己所应肩负起的社会使命,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更好的服务国家社会打下了基础。
“导航船”:团学组织引领成才
对于教育学院这样以研究生为单一学生群体的院系,学生组织和学生活动主体的数量相对较少,然而,加强团学组织建设,打造一支精干的学生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团学组织在第二课堂中的组织引导作用,一直是教育学院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研究生会在教育学院第二课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生会主席和各部部长通过综合考察和民主投票产生。他们在一年的任期内,积极策划各种课外活动,为广大同学提供服务,并成为院系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与纽带。每次院里计划、出台相关政策之前,都通过研究生会在同学中进行认真调研,以切实满足同学们的需求。
如此,团学组织如同一艘马力强劲的“导航船”,一方面通过切实调研思考,探索着服务研究生需求的方向,一方面又通过各种活动的展开,引导着广大研究生成长成才。
这当中,德育教育一直被教育学院团学组织放在“第二课堂”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位置。通过团会、班会等形式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不定期举办讲座,座谈等,摒弃教条化的说教形式,强调人性化管理,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导向,请组织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与学生交流人生感悟、探讨社会理想,帮助研究生们解答情感中的困惑和成长中的迷思。学院还经常邀请一些离退休老党员、老教授为学生讲授北大历史,解读北大精神,增进了同学们爱国爱校意识,激励他们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
当今社会需要的不只是某一领域出类拔萃的专业型人才,更是德才兼具,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教育学院的研究生“第二课堂”建设目标明确,形式多样,充分发挥团学组织的引导作用,调动研究生的主体性,有效地激发了研究生群体的参与热情,为我校研究生“第二课堂”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文/徐静毅 李杨)
编辑:致远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