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4 信息来源: 学生工作部、新闻中心
文字:学生工作部 任教宣、新闻网 王岩| 摄影:冯雪玲| 编辑:山石 |
9月3日上午,开云app体育
在邱德拔体育馆举行“青春告白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报告会暨2019级本科新生训练营开营仪式。开云app体育
校友、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以“永远在路上”为主题,向3700余名本科新生讲述北大人的坚守与信仰。活动由开云app体育
学生工作部部长张莉鑫主持。
樊锦诗扎根西北大漠56年,致力于莫高窟的研究、保护和管理,被誉为“敦煌女儿”。她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等荣誉称号。今年8月27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示了“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名单,樊锦诗入选国家荣誉称号公示名单,她也是唯一入选的文物行业代表。
报告会现场
报告会前,开云app体育 党委书记邱水平会见了樊锦诗并为她颁发了开云app体育 青年立德树人工作导师聘书。邱水平对樊锦诗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的研究、保护和管理所作的杰出贡献、付出的辛劳表示崇高敬意。他仔细询问了樊锦诗的身体和生活情况,并表示,樊锦诗身上的“守一不移”与敢于担当是北大精神的体现,为北大师生树立了榜样,是激励和指引北大师生建功立业新时代的不竭动力。双方还就开云app体育 与敦煌研究院人才联合培养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长蒋朗朗、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孙庆伟陪同会见。
邱水平为樊锦诗颁发开云app体育 青年立德树人工作导师聘书
樊锦诗对新生们来说并不陌生,两个月前,伴随着录取通知书,北大2019级本科新生还收到了来自7封北大人的亲笔信,其中有一封,就来自63届北大毕业生樊锦诗。
“青春告白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报告会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一环,通过樊锦诗一生守护敦煌的动人故事,诠释北大人青春的坚守、无悔的信仰、永远的精神。“呕心沥血数十载,大漠飞天唱锦诗”,这是潜心石窟考古研究的樊锦诗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
樊锦诗从“特殊的和全球性价值的世界文化遗产”“守一不移”“担当使命”“探索进取”“留住根脉,我们永远在路上”等五个方面,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她和敦煌研究院对敦煌石窟保护事业的探索和实践。
樊锦诗作报告
樊锦诗指出,作为中华民族古代艺术圣殿的甘肃敦煌莫高窟及其古代典籍宝藏的敦煌藏经洞,其文物与艺术作品,以超越时空的非凡魅力,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一颗最耀眼的明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今天依然是当代中国精神文明传承创新的重要资源。
樊锦诗对自己的履历概括得非常简单,“生于北京,长于上海,北大求学,1963年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服从国家分配,到敦煌文物研究所(现敦煌研究院前身)工作,至今56年。”几句看似轻松的描述背后,是56年的人生岁月,半个多世纪的日夜操劳。“围着莫高窟转,我丝毫不觉枯燥,因为它值得。莫高窟已经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白天想的是敦煌,晚上梦到的还是敦煌。现在我已经年过八十,能为敦煌做点事,我无怨无悔!”樊锦诗全身心地投入敦煌事业、竭尽所能做好敦煌石窟的工作,用行动诠释了一名文物工作者“守一不移”的历史使命和职业操守。
谈到“担当使命”这一话题,樊锦诗饱含深情地回忆道,“北大教会我遇事要用脑子,我想自己可以不懂具体技术细节,但一定要懂干什么、怎么干、怎么管才算管好的道理。仅凭个人想当然去做,是不负责任的。……为莫高窟专设的保管机构及其管理者应恪尽职守,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为人类,真实、完整地保存并延续敦煌莫高窟的全部价值和历史信息,将莫高窟建成发扬光大敦煌艺术的世界级遗产博物馆,这是国家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正如樊锦诗所说,“每个人都不能脱离自己所处的时代,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与担当”。
在“探索进取”方面,樊锦诗讲道,“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改变了甘肃的面貌,改变了文物行业的面貌,也改变了敦煌研究院的面貌”。从1981年邓小平同志到莫高窟视察,到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敦煌莫高窟视察;从1985年中国申请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到率先制定莫高窟保护专项法规《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从新旧世纪之交平息建议莫高窟“捆绑上市”的风波,到通过实行预约制来保障日游客最大承载量的执行,再到面向全球上线“数字敦煌资源库”30个洞窟高清数字图像和虚拟漫游节目……樊锦诗对于自身的功劳一笔带过,将成绩都归功于国家和时代。
年过八十的樊锦诗依然精神矍铄,她以“我们永远在路上”勉励同学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这么一座无与伦比的世界文化遗产,在我的手里,如果有什么闪失,我就是罪人。所以怎么努力都应该,再难,咬住牙也要去做。我常常说,不要太把自己当一回事,要把交给我的事情当一回事。人呢,说话做事都要下实功,不要下虚功。每个人把该做的做好,每个单位把该做的做好,这个国家就好了。”
樊锦诗的报告引起北大师生积极热议。
孙庆伟分享道:“在樊锦诗先生瘦弱的身上看到她超人的力量。与先生的每一次接触,都能体会到一个真正北大人,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爱党、爱国、爱民族的正能量。讲座之后我问樊先生,为何最终调整繁忙的日程回北大给同学们讲这一课,先生答:第一,北大是母校,母校召唤,义不容辞;第二,事业发展需要人才,未来的希望在年轻人,她希望各位有志青年能够心系国家,心系事业。”
2019级考古文博学院新生李超颖说道:“樊先生守一不移的执着、不矜不伐的谦逊,真的很令人感动。作为年轻一代的考古学子,我希望为中国的考古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作为年轻一代的北大学子,我们也希望能多出一分力,多做一点事,不负时代,不负使命。”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