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北大新闻网草创往事

三角地旁,招新的横幅吸引了我的目光,一个偶然的相遇,使我成为了一名学生记者。红一楼会议室内,新闻网首届学生记者团正式成立,为了栏目的设置、选题的策划,我们围坐夜谈、激情洋溢……北大新闻网创建时的一幕幕画面依然清晰,转眼间,它已走过了十年时光。我也从一名新闻网的学生记者,成为一名公务员。

作为首届学生记者团成员之一,我有幸见证了北大新闻网的创建与成长。与新闻网同行的大学时光,有太多值得回忆的人与事。

记录北大足迹

筹建艺术学院、生命科学大楼奠基、北大举办首届文科论坛、文科“985”学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翻阅当年的一篇篇新闻稿件,北大发展的历史截面跃然纸上。

采访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采访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副所长,采访北大“天网”搜索引擎项目负责人,采访北大十佳教师……与北大学人的一次次深度对话,使我得以记录下他们的学识与风范。

作为新闻网学生记者,我还有幸随团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种实践考察活动,用一篇篇纪实报道,记录下北大师生秉承百年报国志、投身社会实践的风貌。记得参加学校党委宣传部组织的“三个代表”实践考察团,在永定河边的“十里钢城”参观“绿色”首钢,在平谷区白各庄村“桃花深处”领略新农村建设;记得参加暑期赴河南焦作学习考察团,在中原大地体认中国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深厚的历史积淀;记得参加寒假“北大赴鹤壁‘成才之路’宣讲暨‘科教兴鹤’考察活动”,在中部县城没有暖气的学校礼堂里,感受着渴望梦想的孩子们最恳切的眼神与最质朴的热情……

链接燕园生活

初创的新闻网不仅以报道北大的发展进程为己任,同样关注着燕园的书声灯影、未名湖畔的湖光塔色。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个多姿多彩的北大。

北大师生举办模拟联合国会议,讨论《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北大“直击莫斯科—模拟奥运投票”活动火热进行中;新生文艺汇演、十佳歌手大赛、女生文化节……一次次精彩纷呈的校园活动现场,都有着新闻网学生记者的身影,新闻网上及时发回了他们来自现场的报道。

为了新开设的“讲座一览”栏目,记者团成员们自发地在各个教学楼之间奔走,认真地抄录着一个个讲座通知,力争通过新闻网为学校师生提供最及时、最全面的信息;通过“媒体视角”栏目,老师带领学生记者们及时收集整理着媒体眼中的北大,并定期编辑刊物供学校内部参考……“想说爱你不容易—尴尬的选课制度”、“北大文科论坛呼唤师生互动”,一篇篇评论报道关注着开云体育官方网站在线下载 的方方面面。新闻网传承了北大的精神传统,教我们敢于质疑、独立地思考。

与新闻网同行的时光,于我而言是大学时代最美好的回忆。在这里,我得以从更广的视角,观察北大、深入北大、报道北大;在这里,我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维平老师的坦诚为人、姚骏师兄的无私帮助、兰兰的豪爽、章凌的文笔、心竹的才华,虽然无法将他们一一列出,却都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值此新闻网成立十年之际,仅以此文纪念这里的人与事。“转眼过去多年时间多少离合悲欢,曾经志在四方少年羡慕南飞的燕……这里的故事你是否还记得,如果有明天祝福你!”

祝福所有一起在新闻网走过青春岁月的人们!祝愿北大新闻网的未来更加美好!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