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南:古舆图里的长城

出差归来,看到办公桌上赫然摆放着李孝聪教授所著《古地图上的长城》一书。内页还没打开,首先讶异于书册装帧不同凡俗的古朴雅致,如果苛求其美中不足之处,编例、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及后记,页面颜色过于深暗,影响阅读。翻开印制精臻的书页,读到标志细密的形形色色舆图及考证周详谨严的论述文字,内心不禁涌上钦敬震撼之情。

a30ca825fd89452a8c243d7243caed41.jpg

《古地图上的长城》书影

长城承载着中华民族悠远的历史记忆。它对于古往今来的意义,不仅在于其“长”,更是因其厚重,因其内涵的复杂丰富。“Great Wall”的翻译,恰切表达了长城在海内外人们心中的地位。今天我们视为景观的长城,其雄关漫道都是在民族交往的过程中“碰撞”而成;如今更成为中华民族汇聚交融的精神象征。

从春秋战国时代到明清,从古老中国的腹地到边疆,都曾有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的建造与修缮。长城上的一砖一石,浸透着修造者的血汗,也见证过历史上血与火的拼杀。但长城深邃的文化内涵,并不在于区隔与战争;它让我们注意到历史上政权、族群间的冲突、洽商与衔接,观察到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不同的交往方式,也体会到多元融合的来之不易。长期雄踞于中国北方的长城,位于广漠草原与辽阔中原的农牧交错带,既是历史上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日常活动范围的分界线,也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连结线。

正因为如此,长城历来受到多方面学者及广大民众的关注。

长城沿地势而建,交错绵延,或在天然山脊之上巍然耸立,或在大地平原之上夯筑垒砌。长城是古代面对劲敌的时期中,政权意志与力量的体现,其蜿蜒的走向当年显然经过慎重选择。我们今天追踪其路线,离不开其地表遗迹,也离不开历代舆图上相关的地标符号。正如李孝聪教授所指出的:

地图能够形象地表达长城及其附属边防设施的分布和形制,地图能够真切地反映数百年前人们是如何使用图像、图形和符号的形式表现他们眼里看到的长城。作为第一手史料,古代长城地图能够与传世描述长城的刊刻本文字史料相互印证,共同组成描绘中国长城不可或缺的资料性篇章。(《古地图上的长城》第18页)

《古地图上的长城》一书,详尽收录了目前所见海内外珍藏的展现长城的古地图。书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地图,按照长城在图上出现的时间和图面表示的内容,阐释不同时代中长城标识的含义。其中包括我国北宋以来历代王朝绘刻的表现长城内容的诸多舆图,既有长城全图,亦有明清时期绘制的局部专题性长城地图,另外也有部分海外各国绘制的显示中国长城的地图和20世纪前期的地图。

全书首章“引论:古地图上的长城”阐释了长城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以及传统地图上的长城究竟代表着什么。第二章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呈现长城的历代舆图。第三章则分9节介绍了明代九边长城图。书中插入了80余种、数百幅古旧地图,无论彩绘或是黑白地图,都印制精美清晰。作者结合对地面遗址的实地考察、航拍图像、卫星定位以及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成果,含括了边墙、烽燧、堡寨、壕堑等不同形制,不仅呈现出长城多样的面貌、实际的复线走势,同时也生动鲜活地体现出长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多重内涵。

长城本身是物理性的实体存在,而描绘长城的古代图像,则鲜明体现着时代的特点,是思想史研究的重要题材。以现藏日本东洋文库的北宋税安礼编制的《历代地理指掌图》(南宋绍兴刻本)中《古今华夷区域总要图》等43幅图为例,可以看到,图上都有两条明显的长城标志,但其反映的并非历代长城的真实走向,而是突出表现着“内诸夏而外四夷”的王朝正统地理观念。

本书著者李孝聪教授,是海内外首屈一指的中国古地图专家。书中的综括论述、舆图、图说、按语、录文,对于既有研究有增补、有正误,长达700余页的图文,处处体现出缜密的考订及创造性的构思,令人有叹为观止之感。相信这样一部巨著的问世,不仅有助于我们对于“长城”二字深入的多层面理解,有助于长城遗址的保护,更会促进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认识与思考。

(作者邓小南,为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开云app体育 博雅讲席教授)

原文链接:古舆图里的长城(《中华读书报》2024年7月31日  第10版)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