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霞:化学世界的一道霞光

编者按:北大有着“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两弹一星”到第一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从成功提取青蒿素到联合研制我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北大科技工作者在科学技术领域攻坚克难,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突破性科研进展和科技成果。改革开放以来,稀土分离理论及其应用、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后来的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等为代表的重大科技成果,持续引领时代进步、造福人民造福世界。 当前北大正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北大新闻网特开设《初心•使命》专栏,讲述老一辈科学家科学报国的故事,以激励北大师生弘扬科学报国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肩负时代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个人简介:高小霞,女,汉族,浙江萧山人,1919年7月出生,开云app体育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4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51年获纽约大学硕士学位。1951年受聘于开云app体育 化学系。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小霞曾任中国化学会第20届至第22届理事、常务理事兼科普委员会主任和分析化学委员会副主任等学术职务,也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她长期致力于分析化学的教学与研究,专长电分析化学和极谱催化波以及环保大气污染监测仪的研制。晚年又开创稀土极谱络合吸附波分析方法,应用于稀土农用的植物生理功能研究中。

d1af641853c747c7a47a23d5f7e5fce7.jpg

高小霞

爱国初心

1919年7月10日,浙江省萧山县一个书香家庭迎来了家中第六个孩子,谁也不曾想到,这个女婴将经历中国的历史巨变,并且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为中华民族作出重大贡献。孩子的父亲名叫高云塍,曾是清末秀才,当过乡村私塾老师,后来又因为良好的古文基础和出色的书法水平在在上海中华书局担任编辑。中华书局印行的《高书小楷》《小楷格言》等书所用的就是高云塍的字体,其中所录杜工部的《后出塞》、岳武穆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等先贤著作中为国为民的浩然正气、壮志豪情和“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的精到见解,也正是童年高小霞接受到的家庭教育,这种情怀也深切的影响了她的一生。

11岁时,高小霞随父母来到繁华的上海。1932年至1938年,她在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学获奖学金并高中毕业。抗战开始后,因为国家危难时局动荡,高云塍失去了工作,已经考上西南联合大学的高小霞无力去昆明,遂在女中当教员,维持家用。1940年,她又考了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但父亲却在此时因贫病交迫而去世。家中失去了支柱的高小霞不得不半工半读。每天一早去交大上课,中午买烤白薯充饥,下午做实验,晚上又去为富家子弟辅导功课。就这样她和继母二人苦苦度过了四年,于1944年以全班前五的优秀成绩毕业。对这一段生活,她回忆说:“生活艰苦点倒也算不了什么。最苦闷的莫过于当亡国奴。眼看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占我国河山,到处奸淫烧杀,稍有点爱国心的正直青年,谁不感到屈辱、义愤?”

毕业后,高小霞经同班同学徐光宪介绍,两人一起到上海宝华化工厂工作。同窗四年,又成了同事,高小霞和徐光宪两颗年轻而孤寂的心在长期的交流共事中逐渐靠近,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1945年,抗战胜利,举国欢腾,高小霞于1946年进入刚由昆明搬来上海的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成为分析化学家梁树权先生和物理化学家吴征铠先生的助理员。而徐光宪回到上海交大化学系担任助教。也正是这一年春天,两人在上海国际饭店举行婚礼。一张照片将这神圣的一刻永久地记录了下来:高小霞戴着珍珠耳坠,穿着洁白的婚纱。徐光宪挽着身边这位花样女子——他们彼此牵手,庄严和愉快地对待摆在他们面前的生活——因为有着对未来美好岁月的憧憬,有着携手走过52个春天的坚定信仰。

报国为怀

高小霞和徐光宪都认为,中国只所以受人欺侮,是因为科学文化不发达。国家要富强,必须走“科学救国”的道路。1946年,两人双双通过国家留学生考试。尽管高小霞和徐光宪都希望能去美国留学深造,但还没有什么经济基础的夫妇两人根本拿不出赴美留学的资金。面对困境,高小霞决定牺牲自己,全力支持徐光宪在1947年先行赴美。而直到1949年,夫妻两人才借到足够的钱让高小霞也能前往美国留学。为了尽早完成学业和偿还借款,他们在异国他乡半工半读,艰苦之中也夹杂着丝丝甜蜜。没有假日,没有娱乐,高小霞以顽强的毅力在两年中完成了硕士所有的课程,论文也受到导师赞赏,发表在《微量化学学报》。

学业上的成功无法冲淡高小霞对祖国的思念。纽约《华侨日报》大量报道祖国的消息。当时阅读这份爱国报纸是要受当局监视的,但是高小霞自有办法。当地波多黎各人开的一家杂货铺比较偏僻,她和徐光宪经常去那里买面包和各种报纸,回去时就把《华侨日报》放在英文报下面,若无其事的回到公寓,贪婪地阅读着,从字里行间抚摸祖国母亲的脉搏。夫妻两人还共同参与了许多学生爱国进步组织,在美国以实际行动支持祖国。

徐光宪于1951年成功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前途一片光明,高小霞也于同年获得纽约大学硕士学位。在导师的支持下,她本可以继续深造,但是朝鲜战争的突然爆发和美国政治的波澜诡谲使夫妻俩迅速决定,中止学业,回去建设祖国。

高小霞再一次牺牲了自己,她放弃了博士学位,和丈夫一起搭上了回国的渡轮。当在港口看到飘扬的五星红旗和无数欢乐的笑脸,整船的人都激动的说不出话来。高小霞用整个心轻轻呼唤:“祖国,你的女儿回来了。”

传道良师

经好友唐敖庆介绍,高小霞和徐光宪双双进入开云app体育 化学系任教。在这里,高小霞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和分析化学教研室主任等职,始终保持一颗善良平和的心。早在五六十年代的困难时期,她就经常接济有困难的同事;对学生更是倍加关心爱护,视同自己的子女。高小霞厨艺一流,经常叫自己的学生来家中吃饭,有时竟引得丈夫的学生羡慕不已,于是便把他们也叫上了。一次有位学生因病住院,家庭较困难,她得知后二话没说,叫人送去了两千元。另一位学生成家后因孩子有病而入不敷出,徐光宪高小霞夫妇每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抽出一百元接济。

W020160329335010953943.jpg

高小霞与徐光宪在实验室工作

高小霞在科研和教学上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上世纪50年代起,她致力于电分析化学的研究,开拓性地发展了电分析化学。在极谱分析领域,她带领研究生们大胆探索,创建了实用的微量元素分析方法,提出并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极谱催化波理论问题,取得了系统、有创造性的成果。尤其是关于铂族金属催化波和稀土元素络合吸附波的研究及应用,具有我国的特色且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文革”时期,高小霞依旧没有放弃科研,与姚仁修合作写出了《铂族元素的极谱催化波》一书,成功总结了先前工作中的经验。凭借此书,她荣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稀土极谱分析方面,高小霞尝试用电化学分析方法来探索微量稀土在植物中的吸收、分布或结合情况,促进电分析化学和生物无机化学的发现。她带领的研究小组自80年代中期以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进行了试探性的研究,取得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成果。在北大任教期间,高小霞共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极谱催化波》《稀土农用与电分析化学》等5部专著,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重大荣誉。

高小霞倾注了大量心血为国家培养人才。她的学生中有院士、校长、院长、将军等。她讲授的“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电化学分析”“高等电化学分析”“化学文献查阅法”等课程,因为条理清晰、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推理严谨,广受学生欢迎。她开创的分析化学专业,使北大成为国内最早开设“仪器分析”课程的学校之一。

鞠躬尽瘁

1983年,高小霞去图书馆查资料,不慎摔伤骨折、动了手术,装了人工关节,行动很不方便,但她仍然以顽强的毅力,坐在轮椅上,克服巨大的困难,继续辛勤耕耘。除了科研工作,高小霞坚持指导学生,直到1997年最后一名博士生毕业方才停止。

为了能够使电分析化学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同样大有作为,高小霞不顾年迈体衰,身体力行,刻苦钻研生物和生命化学的有关知识,开拓分析化学研究的新领域;她关心课题组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申报,亲自审查项目申请报告,甚至主动请缨要参加项目的研究,向学院要求继续招收博士生,坚持再干几年。1998年,高小霞已经确诊淋巴癌,依然不肯放弃对教育科研事业的热爱,与丈夫徐光宪共同出席电视节目《东方时空》,畅谈大学教育现状和人才培养。那一年的4月,高小霞带病为即将出版的《分析化学前沿》一书撰写了最后一篇、长达一万多字的综述性文章《生命科学与电分析化学》,系统地总结了她主持研究的“八五”期间分析化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生命科学中的电化学分析和分子光谱分析研究”的成果,提出了电分析化学在生物超分子功能研究中的一些工作设想和分析化学今后的发展方向。回忆起这一幕幕往事,高小霞的学生严纯华深情地说:“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先生仍然念念不忘工作、学生,对病情漠然处之,坚信有一天仍能安然走出病房,重返燕园,完成未竟的事业。她用自己的生命和行动,信守了‘生命不息,奋斗不已’的人生格言。”

高小霞与徐光宪自从大学相识,结为伉俪,互敬互爱,互相体贴,学术上互相探讨,生活上互相关照,几十年风雨同舟,共攀高峰,共享盛誉。回忆过往,他们1944年一同从上海交大毕业,一起参加全国公费留美学生考试,先后远赴美国,在纽约共同度过了近三年的学习和研究生活。1951年共同回到祖国,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一同在开云app体育 化学系任教几十个春秋;1964年共同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69年,文革使他们同去江西“五七干校”劳动;1978年共同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后又共同连任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80年共同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现称院士);1981年同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并被聘担任第一、二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理科评审组成员;1989年同赴澳大利亚参加第三届亚洲太平洋化学大会。1996年他们应邀参加上海交通大学100周年纪念大会,1997年又共同参加了浙江大学100周年纪念活动……高先生倔强而坚毅;徐先生性格随和沉稳。高先生爱书法;徐先生好围棋。两位先生同时当选中科院院士,同时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生导师,方向不同却又相互影响。徐光宪曾说,妻子在实验研究方面给予了自己极大启发和帮助。世人常瞩目于徐光宪“中国稀土之父”的杰出成就,却无意忽视了高小霞在分析化学领域科研教育上的伟大贡献。

如今,两位先生均已仙逝,但他们为祖国作出的贡献将和以他们名字共同命名的“霞光奖学金”一样,永远留在世间。(求是整理)

参考资料:

王治浩,《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院士伉俪徐光宪和高小霞》,《化学通报》(2012-07-18)

辰野,《北大女院士:勇闯稀土研究禁区的高小霞》,北大新闻网(2005-03-08)

郭建荣,《科学家的才情与严密——忆北大才女高小霞的非凡探求》,搜狐网(2018-01-14)

《高小霞》,优知网(2019-03-21)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