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姗姗:拾阶而上巴别塔,做“语言习得”领域的解惑人

2009年的夏末,闫姗姗从西门进入了开云app体育 ,那是她始终记得的一场初遇,与清幽的园子,与静水、浓荫、鸟语。

“一切都是我想象与向往的模样。”

三年后,她远赴剑桥大学,那里也有着秀丽的美景。她常常想起北大,却很少将之作比。北大与剑桥所给予她的,好像有些相似,它们都包容、宽舒、厚重,又似乎不尽相同。海内外的每一段求学经历,都被安放在了恰切、独特的位置上,参与构筑了她如今回望时充满感恩的成长道路。

亦苦亦乐的剑桥生活结束后,闫姗姗不假思索地选择回到北大,回到那个初遇便心动的地方,把关于语言习得的研究做深做厚,把国际中文教育的实践做精做细,将自己从北大和剑桥汲取的养分、觅得的志趣,铺展在园子里——这个全世界开展汉语研究的圣地。

闫姗姗近照

良师门下好进益

在闫姗姗的研究中,语言习得一直是她最关注的内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学习者因素在语言习得中的影响等等,都是她始终关心的问题。说起与语言习得结缘,在北大的学习经历令她至今难忘。

北大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的专业学习模块大致可分为三类:教学、文化和语言习得研究。在硕士学习阶段,闫姗姗被语言习得的相关内容深深吸引。学院开设的“第二语言习得导论”课,她听了两次。第一次由北京语言大学的王建勤教授开授,使她对语言习得的基本理论和中国目前的研究状况有了基本了解;第二次则由学院的赵杨教授开授,在这次旁听的过程中,闫姗姗逐渐明确了自己研究语言习得的兴趣。

于是,她选择了在习得领域颇有建树的赵杨作为自己的导师,跟随他继续深入学习与研究。

闫姗姗与赵杨

从语言学的角度切入语言习得,生成语法、句法树、符号分析等一个个专业名词令人望而生畏,学习的过程也免不了枯燥乏味。但赵杨的课堂往往生动有趣,从原理开始,一点点解析剖分,深入浅出。

对于没有系统接受过生成语法训练的闫姗姗来说,与导师的每一次交流,都使她受益匪浅,从艰深玄奥变得清晰平易的理论知识,如同黢黑视野中渐次亮起的灯笼,汇成一条平缓的灯河,化盲区为兴趣所在,引着闫姗姗流向更进一步的学术探索。

硕士毕业后,得益于导师的谆谆教导,闫姗姗顺利地进入了剑桥大学,开启了一段新的求学之旅。

在剑桥,每一个院系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导师们的风格亦是迥异。在教育系(Faculty of Education)不同课程、不同导师的引领下,她发掘了自己对“学习者”的浓厚兴趣,逐渐笃定了未来研究的重心之一,即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者的动机问题。

结束了剑桥大学教育系为期一年的硕士学习之后,闫姗姗如愿进入剑桥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系(Faculty of Asian and Middle Eastern Studies),师从汉语习得领域领军学者袁博平教授。不同于教育系的自由宽松,袁博平是一个对学生十分严格甚至严厉的学者。

闫姗姗与袁博平

在闫姗姗读博期间,袁博平正好调整了培养模式,从较为传统的讲授模式——学生听讲、做笔记、完成学习,转变为课前布置大量的阅读作业,下周的课堂便讨论这些问题。学生们的任务就是在一周之内依靠阅读书目的帮助找到问题的答案,并渗入自己的思考。

这一新模式恰好与教育系的培养模式接轨,闫姗姗适应起来很快。但博士第一年的压力仍然是巨大的,她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个学期就要结束的时候,同学们不由感叹“终于解放了”。

如今回想,她无比感激那年的压力。第一个学期下来,完全没有经过生成语法理论训练的她开始能够比较自如地阅读生成语法相关的文献。当跟随袁博平的指引度过了三个学期之后,她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基础竟变得愈发扎实,已经掌握了这个领域所有必备的基础知识,得以满怀信心地进入博士的自主研究阶段。

人生需要调适期

初入燕园学习时,“荣幸”是跟随了闫姗姗许久的一种感受。第一个学期,她怀着满腔的景仰,将自己的时间填得满满当当,完成本专业课业的同时,她还听了许多中文系的课。一整个学期下来,“特别地忙碌,特别地辛苦”。

意识到了自己的力不从心,她才发现需要进行调适。她开始思考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更关注内心,终于渐渐进入自己的节奏。

这段及时调适,并且从调适中受益的经历,成了闫姗姗日后进入每个新阶段时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

申请博士时,闫姗姗心仪的导师恰好在休学术假期,不招收学生。与其休息一年,不如继续学习,综合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背景,她选择了剑桥教育系的第二语言研究专业。

尽管闫姗姗在北大和剑桥的专业名称中都有“教育”二字,二者却相差甚大。在北大时,她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介入语言习得;到了剑桥教育系,语言习得的研究更靠近社会学。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每一步都充满艰辛。

剑桥教育系合照,左一为闫姗姗

刚到剑桥的时候,闫姗姗经历了不明原因的漫长“失语期”,尽管她完全能够听懂周围人在说什么。直到第一个学期结束,导师Michael Evans在与她交流时说:“姗姗,你经历了‘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

受益于多位导师的指引,她试着转换之前的研究视角,以学习到的新理论、新视角来认识第二语言习得和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适应,渐渐地,她终于战胜了“文化休克”,也开始在教育这一新领域获得认可,变得更加自信。

这种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闫姗姗似乎在每个人生阶段都经历了一遍:当博士学业进入自主研究阶段之后,她通过旁听不同学院、各种主题的讲座来拓宽视野、获得新知;初入职北大时,她努力找到研究与教学间的平衡,不断调整授课方式,以符合外国学生的学习状况;不久前,她又成为了一名新手妈妈……

每个新身份的加持,新阶段的到来,常伴随着无措的开始和充满挣扎的调适。闫姗姗一路走来,她感受到人生需要调适,调适并不是停滞,而更像是短暂的休整。勇于并善于停下来,调整步伐,是明智的人生选择,因为只有走在自己的步调里,才最舒适、畅快、稳妥。

传递自由的学术空气

北大与剑桥都有着闫姗姗最喜欢的氛围,宽松、舒缓,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创造力会自然而然地蓬勃生长。但是,自由不意味着散漫,更不会让人失去毅力或兴致。美丽的校园和优越的条件是这种气韵的外壳,内核则是身处其中、已然浸透了此间空气的一个个具体的人。

剑桥风景

闫姗姗从初入北大时便发现,她非常需要自己的空间和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她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步调,培养自己的节奏。

“我两次进入北大,北大两次都给了我充分的自由。”

从学生到教师,闫姗姗的身份发生巨大转变,而北大却始终如昨。作为学生,闫姗姗感受到的是厚重与缤纷并存的北大;作为青年学者,她感受到的是学院对于青年教师的友好包容和对于科研的全力支持,学院总是以实际的帮助落实“只要需要,我们便支持”的宗旨。

研究之外,她还承担了预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工作。她成长于包容、自由的学术氛围中,成为老师后,她也想为学生们创建一个这样的小小精神家园。

闫姗姗的课堂

在剑桥时,闫姗姗曾辅导过剑桥本科生的现代汉语,积累了一些经验。回国之后,再次面对外国学生,便相对轻松自如,“我非常清楚他们的问题在哪里,也理解他们的心态和文化生活各方面的需求。因为有共鸣,所以能够设身处地地思学生们所思。"

不同于长期班学生以兴趣驱动,预科班学生的目标是提升汉语水平,以通过考核从而进入到北大的各个院系学习。这一直接的目标便转换为教师的压力和责任,需要渗透在平时的作业和训练布置及批改中。为了落实好这些细碎的工作,又能在教学中融入自己的风格,闫姗姗付出了许多的精力。看到学生们纷纷通过努力如愿升入北大就读,她感到无比欣慰。

针对研究生课程,她采用了自己从剑桥教育系的一门课中学到的讲授方式。当时,为了帮助大家梳理理论发展历程,老师会在课前下发一份内容清单,供学生预习。课上,老师将重要的理论观点分时期写在不同的小纸条上,让大家按照时间顺序给小纸条排序、分类,再针对大家的成果进行更细致的讲解。一番讲授下来,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入、牢固。

正因为自己受益匪浅,所以闫姗姗将这个特别的形式借鉴到了自己的课堂上。她清晰地感受到,这样的课堂是活泼的、灵动的,老师与学生是融在一起的。

闫姗姗指导研究生

闫姗姗这样总结自己成为教师后的感受:“学生时期,你往往只会体验和享受,去上课、写作业、参加社团活动,或者在园子里走一走,找个地方自习;但是当了老师之后,才真正了解这一切能够正常运行,需要老师们付出什么,从备课、批改作业,到给出成绩。我也更敬佩当初自己的老师们,他们能够把这一切处理得这么好。”

热爱铸成最好的安排

回忆起与北大的结缘,闫姗姗很坚定地说,“保研的时候我只选择了北大一所学校”,“当然也有惊心动魄的担忧”。

保研时只报了北大,就像申请时只选择了剑桥,她在每个抉择关头都只选择心中之“最”——北大是国内语言学专业首屈一指的存在,而剑桥则是确定了自己对语言习得的兴趣与志向后,深入了解语言学世界前沿成果的最佳选择。

在成长道路上,有时候“阴差阳错”也促成了奇妙的缘分。比如在剑桥教育系念第二个硕士学位的这段经历,在别人看来,她似乎多花了一年的时间才获得博士学位,但对她而言,这多出来的一年绝非损失或拖累,尽管曲折且充满压力,却对她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误打误撞地步入一个陌生领域,反而拓宽了学术视野,寻获了新的研究志向,“我觉得那一年简直赚大了。”

正是这“多出来”的一年,让博士毕业后的闫姗姗再次迎来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毕业那年开云app体育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正在招聘新老师入职。如果提前一点,她可能就会与这一机会失之交臂。

一系列阴差阳错的际遇,让闫姗姗走上了此刻的道路,有了此刻的收获。如今,她的学生也步入剑桥,如她一般开始走上二语习得的研究道路。作为班主任,她带领着2020级硕士生班的同学们在学术和生活上愉快进步,她也常常告诉学生,人生的旅途,只要沿着自己想要的方向行进,坚持心中所爱,自然会走出一条尽管蜿蜒,但每一步都踏在自己心坎上的“梦中情路”。

闫姗姗的班级在线上开班会的合影

展望未来,闫姗姗说道,她才刚刚起步,一切都“路漫漫”,但热爱和坚持亦会带来收获。就在今年年初,她的专著《汉语二语的右缘结构:句末助词在英汉中介语中的表征》(The Right Periphery in L2 Chinese:How Sentence-Final Particles are Represented in English-Chinese Interlanguages)在国际知名出版社劳特利奇(Routlegde)出版了,“虽然不够完美,但弥补了这一领域的不足,有一定的开创性”。

闫姗姗专著《汉语二语的右缘结构:句末助词在英汉中介语中的表征》封面

今年,她又有了一个小小的新方向。新生命的降临,让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她开始思考,是不是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和学术研究结合起来,刚满周岁的小宝宝,似乎是研究语言习得的绝佳对象。

这道命运的馈赠,她又接住了。

专题链接:燕归来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