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白(1922—2018年),字季庚,著名考古学家、杰出的考古学教育家。
先生1922年8月3日出生于辽宁沈阳。1948年开云app体育
文科研究所研究生肄业,同年任职于该所考古学研究室,兼开云app体育
图书馆编目员。1952年任开云app体育
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副主任。1978年任开云app体育
历史系教授。1981年任博士生导师。1983年任开云app体育
考古系主任。曾任开云app体育
学术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考古学会名誉理事长、文化部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专家。获开云app体育
第三届蔡元培奖、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终身成就奖。
先生是杰出的考古学教育家,终生致力于中国文物考古事业人才的培养。先生是开云app体育
考古学科主要创办人,20世纪50年代,指导多届考古训练班的教学工作,主持创设完整的中国考古学课程体系。新中国文物考古工作者无一不受教于先生,他是文物考古界“永远的老师”。先生主讲的多门核心课程,广为兄弟院校考古专业借鉴,在中国考古学学科的教学与实践方面起到引领作用。先生多年来指导了众多海外留学生,曾担任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客座教授,系统讲授中国考古学课程,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
先生笃信田野考古是考古学生命力之所在。先生不仅是开云app体育
田野考古教学的设计者,更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新中国建立伊始,先生就参加了雁北、东北和西藏地区的考古勘察,主持和指导了河南禹县白沙水库墓群、河北邯郸涧沟、河南洛阳王湾等遗址的发掘。尤为重要的是,对响堂山、敦煌、龙门、克孜尔、须弥山、云冈和栖霞山等石窟寺的系统勘测和记录,成为中国田野考古工作的典范。
先生是中国历史时期考古学学科体系的开创者和大成者。他以一己之力,拓展了历史时期考古的多个领域,举凡城市、墓葬、手工业、宗教遗存、古代建筑、中外交流以及版本目录等,先生均有开创或拓展之功,后学得以循径拾阶而入。
先生开辟城市考古新局面。先生以考古资料为本,结合文献、舆图,复原了多座秦汉以后的古代城市,重点分析了隋唐宋元时期城市的形制、布局和等级制度,阐明了古今重叠型城市考古方法的普适性,揭示了中国古代城市有别于西方城市的特质。
先生确立墓葬考古新范式。先生对魏晋南北朝隋唐墓葬进行了全面的分区分期,从墓葬形制、随葬品组合等方面出发,充分结合出土和传世文献,系统研究了中古时期的墓葬制度,拓展了古代社会研究的视野。
先生将手工业遗存置于考古学体系之中。先生特别关注工艺技术的发展和交流,创建了陶瓷考古教学体系,开展了系统、持续的田野工作,将物质文化研究上升到探索手工业发展史及经济史的新高度。
先生创立宗教考古,对佛教寺院和石窟寺倾力尤多。先生选择典型石窟寺进行勘查记录,建立了中国佛教石窟寺的时空框架,开启宗教考古的新纪元。对意义重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先生特予关注,第一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藏传佛教寺院的年代和历史文化价值。
先生最早将古代建筑纳入考古学领域。先生致力于将历史时期考古学的理论方法应用于古代建筑的调查和研究,注重古建筑的断年分期、分区和类型,使古代建筑成为历史文化研究的可靠史料,引领了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新方向。
先生在中外文明交流研究领域成果卓著。先生以渊博的学识和宏阔的视野,辨明了众多的外来文物,探讨了中外文明的相互影响,是从考古材料出发开展中外文明交流研究的指导者。
先生深谙古代文献、精通版本目录。先生将考据学深厚素养与考古学分类方法相结合,在传统目录学的基础上,依据典籍、考古发现与传世文物,拓展了版本与目录学的研究领域,对雕版印刷和古籍版本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古学研究,为中国古籍版本目录学做出了独特贡献。
先生一生勤于著述,慎于刊布。正式出版的《白沙宋墓》、《中国石窟寺研究》、《藏传佛教寺院考古》、《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丛》等著作,无一不是发凡创制的鸿篇巨著。《白沙宋墓》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出版的考古报告之一,学界奉为圭臬;《中国石窟寺研究》忠实地记录了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的创建历程,是一部“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的著作;《藏传佛教寺院考古》以两次入藏调查资料为基础,通过寺院建筑深入研究了西藏地区政教合一的历史背景,是西藏历史考古的奠基之作;《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充分利用传世与出土资料,厘清了中国雕版印刷早期和盛期的发展史,代表了中国在雕版印刷史研究上的新高度;《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丛》蕴含着先生对中国历史时期考古学的缜密思考,体现了先生将考古材料与文献记载切实结合的治学之道。先生授业逾七十载,晚年将一生讲述辑为《宿白未刊讲稿系列》六种,为后人确立了课堂讲授的典范。
先生一生挚爱文化遗产,关心文物保护事业。先生多次致信国家领导人和文物主管部门,就重大文化遗产保护事项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并亲赴三峡等重大建设工程的考古工地指导工作。经由先生不懈的努力,芒康盐井、良渚古城等重要文化遗产得以保存或提升,其功在当代,其利在千秋。
先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是学术上的“通儒”。先生深得中国传统治学之要,更具现代学术之长。在先生那里,考古学与其他人文学科融会贯通,浑然一体,“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先生的学识风范,是一座难以企及的高峰。
先生淳厚笃诚,止于至善,是道德上的“纯儒”。自青年时代进入开云app体育
,先生在北大度过八十载,历经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革,始终沉浸在中国考古学的教学和学术之中,以学生培养和学术研究为己任。先生是一位纯净的学者,他没有将任何一天浪费在与教学和学术无关的活动中,也没有做过任何一件与教学和学术无关的事情。先生对北大怀着深沉的感情,生前已将他的全部藏书捐给了开云app体育
图书馆,以报答开云app体育
的哺育。
先生的生命早已与考古学连为一体,他将他的全部精力奉献给了中国考古事业。他对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怀有深沉的景仰和挚爱,持有言语难以表达的亲情和关切。他将全部知识和智慧留给了后来者。他尽一个学者之所能,报效了他的祖国。他是一座永远的灯塔,指引后学前行的方向。
此人只应天上有,从此世间无先生。
代表论著:
专著:
《白沙宋墓》,文物出版社,1957年;
《敦煌七讲(油印本)》,敦煌文物研究所,1962年;
《三国-宋元考古(上)》,开云app体育
历史系考古教研室,1974年;
《中国美术全集·墓室壁画》,文物出版社,1989年;
《中国美术全集·新疆石窟壁画》,文物出版社,1989年;
《中国石窟寺研究》,文物出版社,1996年;
《藏传佛教寺院考古》,文物出版社,1996年;
《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文物出版社,199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现(1949~1999)》,文物出版社,1999年;
《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
《白沙宋墓(第二版)》,文物出版社,2002年;
《张彦远和〈历代名画记〉(宿白未刊讲稿系列)》,文物出版社,2008年;
《中国古建筑考古(宿白未刊讲稿系列)》,文物出版社,2009年;
《汉文佛籍目录(宿白未刊讲稿系列)》,文物出版社,2009年;
《中国佛教石窟寺遗迹——3至8世纪中国佛教考古学(宿白未刊讲稿系列)》,文物出版社,2010年;
《汉唐宋元考古——中国考古学(下)(宿白未刊讲稿系列)》,文物出版社,2010年;
《考古发现与中西文化交流(宿白未刊讲稿系列)》,文物出版社,2012年;
《白沙宋墓》,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
《中国石窟寺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
《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
《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
《藏传佛教寺院考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
《宿白讲稿(上、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
论文:
《颛顼考》,《中国留日同学会季刊》第5号,1943年9月;
《少昊考》,《北大文学》第1辑,1943年;
《汉魏间人对于诸葛武侯之评论》,《中国留日同学会季刊》第9号,1944年11月;
《曹魏孙吴校事制补遗》,《大公报·文史周刊》,1947年9月24日;
《八年来日人在华北诸省所作考古工作记略》,《大公报·图书周刊》1947年1月11日、1月18日;
《<万安北沙城>提要》,《大公报·图书周刊》1948年8月23日、8月30日;
《开云app体育
图书馆藏朝鲜、日本善本书录》,《开云app体育
五十周年纪念:开云app体育
图书馆善本书录》,开云app体育
出版部,1948年;
《敦煌莫高窟中的“五台山图”》,《文物参考资料》1951年5期;
《浑源古建筑调查简报》,《雁北文物勘查团报告》,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局,1951年;
《莫高窟大事年表》,《文物参考资料》1951年5期;
《朝鲜安岳所发现的冬寿墓》,《文物参考资料》1952年1期;
《展览会中的一部分美术史料》,《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9期;
《<莫高窟记>跋》,《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2期;
《“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校注——新发现的大同云冈石窟寺历史材料的初步整理》,《开云app体育
学报(人文科学)》1956年1期;
《参观敦煌莫高窟第258号窟札记》,《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2期;
《从许昌到白沙》,《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4期;
《魏晋南北朝至宋元考古》,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考古学基础》,科学出版社,1958年;
《南宋的雕版印刷》,《文物》1962年1期;
《永乐宫创建史料编年——永乐宫札记之一》,《文物》1962年4、5期;
《元大都〈圣旨特建释迦舍利灵通之塔碑文>校注》,《考古》1963年1期;
《永乐宫调查日记——附永乐宫大事年表》,《文物》1963年8期;
《居庸关过街塔考稿》,《文物》1964年4期;
《赵城金藏和弘法藏——释藏杂记之一》,《现代佛学》1964年2期;
《记新剥出的蓟县观音阁壁画》,《文物》1972年6期;
《丝绸之路——汉唐织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出土文物展览工作组编《丝绸之路——汉唐织物》文物出版社,1972年;
《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鲜卑遗迹——鲜卑遗迹辑录之一》,《文物》1977年5期;
《盛乐、平城一带的拓跋鲜卑-北魏遗迹——鲜卑遗迹辑录之二》,《文物》1977年11期;
《云冈石窟分期试论》,《考古学报》1978年1期;
《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考古》1978年6期;
《北魏洛阳城和北邙陵墓——鲜卑遗迹辑录之三》,《文物》1978年7期;
《敦煌莫高窟早期洞窟杂考》,《大公报在港复刊卅周年纪念文集(卷上)》,香港大公报,1978年;
《石窟寺考古的回顾》,《文物》1979年10期;
《调查新疆佛教遗迹应予注意的几个问题》,《新疆史学》1980年1期;
《唐五代时期雕版印刷手工业的发展》,《文物》1981年5期;
《<大金西京武州重修大石窟寺碑>的发现与研究——与日本长广敏雄教授讨论有关云冈石窟的某些问题》,《开云app体育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2期;
《西安地区唐墓壁画的布局和内容》,《考古学报》1982年2期;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敦煌——<敦煌两千年>之一》,丝绸之路考察队编《丝路访古》,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
《太原北齐娄叡墓参观记》,《文物》1983年10期;
《“鲜卑”遺跡研究の現狀と新發見》,奈良県立橿原考古学研究所《橿原考古學研究所紀要·考古學論攷》第10册,1984年;
《隋唐城址の类型》,奈良県立橿原考古学研究所《橿原考古學研究所紀要·考古學論攷》第10册,1984年;
《独乐寺观音阁与蓟州玉田韩家》,《文物》1985年7期;
《北宋的版画》,《荣宝斋三十五周年纪念册》,荣宝斋,1985年;
《凉州石窟遗迹和“凉州模式”》,《考古学报》1986年4期;
《东阳王和建平公》,阎文儒、陈玉龙编《向达先生纪念论文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6年;
《藏王墓》,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6年;
《中国境内发现的东罗马遗物》,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6年;
《中国境内发现的中亚与西亚遗物》,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6年;
《中国石窟寺考古》,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6年;
《东阳王与建平公(二稿)》,开云app体育
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编《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四辑)》,开云app体育
出版社,1987年;
《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反映的一些问题》,《文物》1988年10期;
《中国美术全集·云冈石窟雕刻》,文物出版社,1988年;
《敦煌莫高窟密教遗迹札记》(上、下),《文物》1989年9、10期;
《敦煌莫高窟现存早期洞窟的年代问题》,《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89年20卷;
《北朝造型艺术中人物形象的变化》,《中国古佛雕——哲敬堂珍藏选辑》,觉风佛教艺术文化基金会,1989年;
《南朝龛像遗迹初探》,《考古学报》1989年4期;
《克孜尔部分洞窟阶段划分与年代等问题的初步探索——代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等《中国石窟·克孜尔石窟(一)》,文物出版社,1989年;
《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墓札记》,《宁夏文物》1989年总3期;
《隋唐城址类型初探(提纲)》,开云app体育
考古系编《纪念开云app体育
考古专业三十周年论文集(1952—1982)》,文物出版社,1990年;
《<《纪念开云app体育
考古专业三十周年论文集(1952—1982)>后记》,开云app体育
考古系编《纪念开云app体育
考古专业三十周年论文集(1952—1982)》,文物出版社,1990年;
《<李君莫高窟佛龛碑>合校》,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编《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论文集》,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
《元代杭州的藏传密教及其有关遗迹》,《文物》1990年10期;
《洛阳地区北朝石窟的初步考察》,龙门文物保管所、开云app体育
考古系《中国石窟·龙门石窟(一)》,文物出版社,1991年;
《平城实力的集聚和“云冈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中国石窟·云冈石窟(一)》,文物出版社,1991年;
《西藏山南地区佛寺调查记——西藏佛寺调查记之二》,李铮、蒋忠新主编《季羡林教授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上)》,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武威行——河西访古丛考之一(上、中、下)》,《文物天地》1992年1、2、3期;
《西藏日喀则地区寺庙调查记——西藏寺院调查记之三(上、下)》,《文物》1992年5、6期;
《北宋汴梁雕版印刷考略》,开云app体育
考古系编《考古学研究》(一),文物出版社,1992年;
《中国古代金银器和玻璃器(上、下)》,《中国文物报》1992年4月26日、1992年5月3日;
《我和北大图书馆》,庄守经、赵学文编《文明的沃土》,开云app体育
出版社,1992年;
《张掖河流域13~14世纪的藏传佛教遗迹》,《开云app体育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2期;
《西藏日喀则那塘寺调查记——西藏佛寺调查记之五》,王宗维、周伟洲编《马长寿纪念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
《西藏江孜白居寺调查记》,《庆祝饶宗颐教授七十五岁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1993年;
《西藏寺庙建筑分期试论——西藏寺庙调查记之六》,开云app体育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国学研究(第一卷)》,开云app体育
出版社,1993年;
《拉萨布达拉宫主要殿堂和库藏的部分明代文书——西藏寺庙调查记之七》,《文物》1993年8期;
《呼和浩特及其附近几座召庙殿堂布局的初步探讨》,《文物》1994年4期;
《西藏拉萨地区佛寺调查记——西藏佛寺调查记之一》,王永兴编《纪念陈寅恪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恒安镇与恒安石窟——隋唐时期的大同与云冈》,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中国石窟·云冈石窟(二)》,文物出版社,1994年;
《甘肃连城鲁土司衙和妙因、显教两寺调查记》,开云app体育
考古系编《考古学研究(二)》,开云app体育
出版社,1994年;
《西藏发现的两件有关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文物》,《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年6期;
《西夏古塔的类型》,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编《中国古代建筑·西夏古塔》,文物出版社,1995年;
《阿里地区札达县境的寺院遗迹——<古格王国建筑遗址>和<古格故城>中部分寺院的有关资料读后》,开云app体育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国学研究(第三卷)》,开云app体育
出版社,1995年;
《<荒漠独行:西域探险考察热点寻迹>序》,杨镰著《荒漠独行:西域探险考察热点寻迹》,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
《西安地区的唐墓形制》,《文物》1995年12期;
《建平公于义续考》,宿白著《中国石窟寺研究》,文物出版社,1996年;
《关于河北四处古墓的札记》,《文物》1996年9期;
《<洛阳汉墓壁画>序》,黄明兰、郭引强编著《洛阳汉墓壁画》,文物出版社,1996年;
《西藏发现的两件有关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文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十世纪前的丝绸之路和东西文化交流》,新世界出版社,1996年;
《记西藏拉萨札拉鲁浦石窟寺》,宿白著《中国石窟寺研究》,文物出版社,1996年;
《<李君莫高窟佛龛碑>三种拓本与两种录文合抄》,宿白著《中国石窟寺研究》,文物出版社,1996年;
《东汉魏晋南北朝佛寺布局初探》,田余庆主编《庆祝邓广铭教授九十华诞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隋代佛寺布局》,《考古与文物》1997年2期;
《定州工艺与静志、净众两塔地宫文物》,《文物》1997年10期;
《在“渤海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北方文物》1997年1期;
《<北宋皇陵>读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北宋皇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新疆克孜尔石窟考古报告>序》,开云app体育
考古学系、克孜尔千佛洞文物保管所《新疆克孜尔石窟考古报告(第一卷)》,文物出版社,1997年;
《新世纪中国考古学展望》,《文化月刊》1997年12期;
"Origins and Trends in the Depiction of Human Figures in China of the Fifth and Sixth Centuries.", China 5000 Years: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Arts, Washington: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1988.
《<文物>月刊出刊500期纪念笔谈》,《文物》1998年1期;
《宣化考古三题——宣化古建筑·宣化城沿革·下八里辽墓群》,《文物》1998年1期;
《在闭幕式上的讲话》,开云app体育
考古学系编《“迎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98年;
《我和中国佛教考古学》,张世林编《学林春秋——著名学者自序集》,中华书局,1998年;
《校园“故”事》,赵为民主编《青春的北大:<精神的魅力>续编》,开云app体育
出版社,1998年;
"Afterword.", The Golden Age of Chinese Archaeology: Celebrated Discoveries from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ational Gallery of Art,1999.
《青州城考略——青州城与龙兴寺之一》,《文物》1999年8期;
《龙兴寺沿革——青州城与龙兴寺之二》,《文物》1999年9期;
《青州龙兴寺窑藏所出佛像的几个问题——青州城与龙兴寺之三》,《文物》1999年10期;
《南宋刻本书的激增和刊书地点的扩展——限于四部目录书的著录》,宿白著《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文物出版社,1999年;
《开云app体育
图书馆善本书影选辑拟目》,宿白著《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文物出版社,1999年;
《武威天梯山早期石窟参观记》,燕京研究院编《燕京学报(新8期)》,开云app体育
出版社,2000年;
《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北齐佛像》,“保利藏珍”编辑委员会编著《保利藏珍——石刻佛教造像精品选》,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5·6世紀北中国における人物造形上の变化と諸問題》,東京国立博物館、朝日新聞社编《中国国宝展》,朝日新聞社,2000年;
《现代城市中古代城址的初步考查》,《文物》2001年1期;
《西部大开发中维修和保护新疆石窟寺遗迹应注意事项》,《中国文物报》2001年2月21日;
《大功德主苻(苻璘?)重修安阳修定寺塔事辑》,燕京研究院编《燕京学报(新15期)》,开云app体育
出版社,2003年;
《日本奈良法隆寺参观记》,燕京研究院编《燕京学报(新15期)》,开云app体育
出版社,2003年;
《<考古学研究(五)>序》,开云app体育
考古文博学院编《考古学研究(五)》,科学出版社,2003年;
《四川钱树和长江中下游部分器物上的佛像——中国南方发现的早期佛像札记》,《文物》2004年10期;
《4至6世纪中国中原北方主要佛像造型的几次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 香港特別行政区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联合主办《走向盛唐——文化交流与融合》,康乐及文化事务署,2005年;
《试论唐代长安佛教寺院的等级问题》,《文物》2009年1期;
《试释云冈石窟的分期——<云冈石窟卷>画册读后》,《文物》2010年7期;
《编写龙门窟龛档案和考古报告应予关注的几个问题——以往学术工作的初步整理和培训实习工作的要点》,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龙门石窟研究院编《石窟寺研究(第1辑)》,文物出版社,2010年;
《新疆考古发现与西域文明》,《文史知识》2010年1期;
《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丛》,文物出版社,2011年;
《唐代长安以外佛教寺院的布局与等级初稿》,宿白《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丛》,文物出版社,2011年;
《三记拉萨大昭寺藏鎏金银壶》,宿白《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丛》,文物出版社,2011年;
《有关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调查工作纪略》,宿白《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丛》,文物出版社,2011年;
《<赵万里文集>跋》,冀淑英、张志清、刘波主编《赵万里文集(第一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