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早晨,同学们乘车前往金交椅山窑址参观。作为磁灶窑系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处窑址,金交椅山窑址经考古发掘的四条规模宏大的龙窑,以及种类多样的陶瓷产品,无不向同学们展示着宋元时期热火朝天的辉煌。漫步于泉州古代外销陶瓷博物馆中,同学们时而细细聆听讲解,时而驻足观赏军持、碗、瓶等磁灶窑产品,对宋元时期泉州陶瓷产品的外销盛况形成了基本认识。沿着龙窑旁的台阶拾级而上,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仔细辨认着窑壁、护窑墙、窑门、投柴孔等遗存,清乾隆版《晋江县志》所载“出磁灶乡,取地土开窑,烧大小钵子、缸、瓮之属,甚饶足,并过洋”之盛况跃然眼前。
同学们在泉州古代外销陶瓷博物馆合影
参观金交椅山窑龙窑遗址
随后,同学们参观了南外宗正司遗址展示馆。虽然因保护需要,发掘区已被填埋,但展示馆内丰富的文字介绍与实物展陈,仍为同学们铺开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考古所见有关南外宗正司与赵氏皇族的遗存,揭示着皇族群体直接参与海洋贸易的历史情状,显示出宋元泉州浓厚的商业氛围,引发同学们的关注与热烈讨论。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也初步明晰了将考古发现与历史文献结合开展研究的重要性与意义所在。在馆内,同学们亦参观了泉州市舶司遗址的相关展陈,明确其组织架构、发展演变及对海上贸易的推动作用。
参观南外宗正司遗址展示馆
午饭后,同学们前往天后宫。在现存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古代妈祖宫庙内了解妈祖信仰起源与发展的历史,感受香火的缭绕与信众的虔诚,同学们为这种氛围深深触动,加深了对闽南地区信仰生活的认识。天后宫后殿的明构、印度教石柱,以及殿内展示的系列物品,不仅是悠久历史的见证、多元包容的宗教形态的展现,更是两岸关系血浓于水的极佳诠释,无不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
参观天后宫
天后宫外即为德济门遗址。绕遗址一周,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依据现存的遗迹,学习了叠压、打破等考古地层学中的重要概念,据此尝试辨认自宋以后的若干期城墙,并明确德济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结构变化。仍留存于遗址内的部分宗教石刻亦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大家仔细将其与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所见者开展联想与比较,已然能够辨识出这些石刻所属宗教及其基本特征,做到了举一反三。
参观德济门遗址
晚上,同学们于泉州师范学院进行课程汇报。开云app体育
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沈睿文、院长助理施文博,泉州师范学院泉州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教授孙静出席并担任点评教师。
手工业研讨组进行了题为“泉州陶瓷:千年窑火,瓷韵流芳”的主题报告,从时代背景、泉州手工业总览、瓷器生产、集散与输出四个部分对泉州陶瓷业进行了多角度多要素的综合性叙述。泉州港的兴盛、市舶司的建立与泉州陶瓷业的发展交织与共、相辅相成,丝棉纺织业、制茶业、造船业、矿冶业等手工业与陶瓷业各具特色又相互联系,交织成泉州手工业互动网络。德化窑与磁灶窑产品特色、市场定位、发展路径的差异反映出资源禀赋对于中国古代陶瓷业的决定性意义,以及技术积累、技术创新的关键作用。除了本地生产之外,转口贸易也是泉州港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二者都对交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依托背山面海的地理区位,泉州港通过水陆两条途径,发挥国内集散作用;通过东、北、南三个方向多组航线,拓展海外贸易市场。泉州陶瓷业的兴盛,投射出泉州这座移民城市、这个外贸大港“多元开放”“开拓进取”的风格与气象。
手工业研讨组作汇报
宗教研讨组以“功用主义视域下的泉州宗教”为题,选取伊斯兰教、本土宗教为抓手,分别以宗教地方化、宗教融合为切入点,对泉州信仰生活的功用主义作出诠释。宗教地方化部分基于对清净寺及灵山圣墓等的实地考察,结合《伊本·白图泰游记》等文献资料,归纳泉州伊斯兰教的产生、发展及其汉化和地方化的实际体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这些发展在伊斯兰教的功用主义上的作用与意义;后一部分则关注泉州地方信仰与制度性宗教的融合,以妈祖和观音信仰源流理论引入,将研究重点落实于地方宗教庙宇的建筑布局、功能中反映的宗教融合与功用主义。据此,分别从地缘、地方宗教起源、宗教融合、宗族文化影响等因素出发,深入探究泉州信仰生活之功用主义的成因。
宗教研讨组作汇报
文化遗产研讨组的汇报题目为“以南音为例试析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之路”。小组成员首先介绍了南音的历史渊源和音乐特色,随后阐述南音的传播现状。除南音在福建省内的发展沿革及当下新形势外,小组成员还提出,相近的文化背景、频繁的地区交互、移民等历史背景是南音在省外两广、港台、东南亚地区受到欢迎的主要原因。但总体而言,南音的省外知名度仍然有限,即使在省内,年轻人对南音的了解、欢迎程度也不容乐观。面对前述困境,小组成员从自身特质、传承主体、传播手段、外在生态等多个角度分析了背后的原因,进而提出一系列对策。小组成员建议道,在新媒体、地方政府之外,更应当注重唤醒民间力量。同时,他们提出,南音作为地方特色,诞生、延续都与泉州特有的文化生态紧密相关,或许传播范围的大小本就不是南音发展必要的衡量标准,向外输出也并不是地方传统文化的必然出路。
文化遗产研讨组作汇报
海上丝绸之路研讨组进行了以“刺桐簇裏望海潮:从泉州看海上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为主题的汇报,从泉州这一城市视角出发,探讨了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成因、发展历程及其对现代国际合作的启示。得益于自然条件优越、历朝历代积累、造船航海技术提高等优势,宋元时期泉州得以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并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大量外国商船汇聚于此,促进了泉州商业市场的繁荣,泉州的城市布局和社会结构也因此发生了深刻变化。泉州手工业在宋元时期达到高峰,繁多的种类满足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报告最后着眼于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对“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通过历史的镜鉴,报告展望了未来国际合作的新模式,强调了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原则。小组成员表示,他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角色,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现代国际合作和文化交流中,为“一带一路”倡议贡献力量。
海上丝绸之路研讨组作汇报
各研讨组汇报结束后,三位老师进行点评。沈睿文老师高度赞扬了同学们对课程学习的热情与求知精神,认为各组的汇报皆是来自开云app体育
、泉州师范学院的同学们深入思考、热烈讨论、紧密合作的结晶,表明课程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他鼓励同学们继续保持对历史考古、文化遗产的热爱,将其作为课余生活中的一种精神享受。施文博老师、孙静老师亦对各组汇报的整体效果表示肯定,并在德化窑与磁灶窑的多维深入比较,功用主义与泉州作为经济发达的商贸港口城市的关联,以南音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必要性与更多实现途径,泉州申遗文本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联系等方面,提示各组同学作进一步研究,争取在课程论文中体现出更深入的认识。
教师点评
一夜休整后,6月27日早晨,同学们集体乘车前往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并陆续返程,“宋元泉州与世界”研学通识课圆满结束。
四讲讲座、三次研讨、两天考察、一场汇报,课程时间虽短,但同学们的体验却无比充实。无论是穿梭于古老的街道,驻足于一座座庙宇前,与古今泉州人的精神世界共鸣;还是漫步于古桥头,感受路面坎坷沟壑所承载数百年前行商翻阅山海的起伏颠簸;抑或是细细端详展柜内的瓦当、陶瓷,听它们诉说独属于宋元泉州的热闹的市井气,同学们在课堂讲授与实地参访的结合中知行合一,自然而然地想象着泉州作为世界重要商贸中心的辉煌,更将视角着眼于当下,思考着中国历史文明、传统文化在当今的意义。
文案/王蕻荃、各研讨组代表图片/杜心怡、李淑媛